正如计算机的发展是从大型机、小型机到笔记本一样,基站也经历着从大到小的变迁: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microcell)、毫微微蜂窝基站(femtocell,俗称家用基站)。据统计,2010年家用基站的出货量是140万,同全球220万传统的宏基站相比,ABI预测,2012年以后,LTE小基站的部署数量将超过宏基站的数量,这个数字在2015年有望增至7020万,年复合增长率为154%! 小基站真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家用基站何以能实现这种爆炸式增长?家用基站芯片供应商Picochip公司市场总监Andy一语道破:近几年移动数据量的高速增长是主要原因。据思科的一份统计报告:2010年全球数据流量是2000年整个互联网数据流量的3倍!而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网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庞大的数据流量的需求,基于宏蜂窝基站技术的网络必须进行变革才能跟上未来的发展。
从2G到3G再到4G,移动运营商一直在不断的寻求降低网络成本,同时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家用基站的出现则为他们指出一条明路:即由小蜂窝补充宏蜂窝的网络架构,小蜂窝可以很好的解决容量问题,同时小蜂窝的部署成本也较低。家用基站使用IP协议,通过用户已有的ADSL、LAN等宽带电路连接,远端由专用网关实现从IP网到移动网的联通。
家用基站不仅可用于家庭,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家用基站也可以帮助网络运营商在繁忙的公共场合和大型商业区中下载数据,并能覆盖宏网络所不能触及到的乡村地区。目前,在欧美市场,家用基站已经得到广泛部署,其中美国的家用基站的部署总数量已经超过了传统宏基站的数量。全球有超过17家运营商可以提供商用的家用基站服务,而设备制造商中思科、ALU、华为、中兴等都已推出或正在研发家用基站产品。国内的家用基站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市场调研公司Park Associates在2010年所做的全球移动通信用户调查:81%的中国受访者对家用基站表示出来强烈的兴趣,关注家用基站的前三个因素分别为:更好的室内覆盖/信号强度、提升音视频下载和流媒体速度以及更低的家中语音通话和数据流量费用。
在全球已部署的家用基站中,家庭安装的占绝大多数。前不久,Picochip公司推出了下一代针对家庭应用的家用基站SoC——picoXcell家用基站系统级芯片系列的首款产品PC3008,PC3008可同时支持8个符合3GPP版本7 HSPA+(21Mb/s下行链路, 5Mb/s上行链路)规范的用户。据Picochip中国公司总经理蒋颖波介绍,利用该产品可以实现U盘大小的家用基站,成本只要40美元,功耗低于3.5W,就像插U盘一样可以在家庭网关或机顶盒上即插即用。除了能改善住宅内信号质量外,这种家用基站还有很多诱人的待开发的应用模式,例如,可以实现小孩放学回到家即短信通知父母的功能,还可以实现监控小孩上网的功能。
|